怒吼文章

風評:滷肉飯沒理由漲價?談物價,請官員多長點常識!

滷肉飯傳出要漲價,官員說「又沒有理由」,顯然官員該多了解物價是怎麼回事。(圖/呂欣攝)

市面上傳出滷肉飯要漲價,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說:沒有理由漲。這是一個制式、標準,卻無腦的答案,今年物價可能成為一個社會議題,官員在談物價時最好能多長點常識,那些事是好、是壞,那些政府可著力、那些只能靜觀其變,最好先想清楚。

民眾對日常食衣住行等民生消費價格漲跌,確實是超乎尋常的敏感,政府官員當然希望物價最好釘住不動,甚至最好價格都下跌,讓民眾實質購買力提升。這是一個政治性的直覺反應。

但這種直覺反應未必有道理。大部份民生消費品是接近經濟學中的「完全競爭市場」,有許多(號稱無數)彼此競爭的供應者;對這種消費品的價格,政府管不了、也不必管─滷肉飯明確屬於這種消費品;沒有任何人統計得出台灣或台北有多少供應滷肉飯的店家,每家滷肉飯販賣者的價格,供應者根據其用料成本、商家區位、客層、需要的利潤等訂價。雖然市場會有「趨同」的力量,但也會有許多不同的訂價。

官員也別忘了,消費者付出的價格,換個角度看,其實就是那些商家、企業的收入、利潤。如果小吃店、供應商的價格,被人為(或市場)因素壓制住難上漲,這代表的是這些人的所得、利潤、薪資永遠難增,這算是好事嗎?未必,更與政府急於要「拉高薪資」的目標背道而馳。

再以總體經濟面看,政府要防範、注意的是不能發生惡性通膨(持續上漲的通膨),至於個別物價變化,可以注意但不必過份放大憂心,更不該干預;官員還是應相信較有科學依據的物價指數,如果物價指數上漲率仍只有1-2%,不必把特定物價上漲2成、3成放大來看而自亂陣腳。一碗40-50元的滷肉飯即使漲2成,每碗增加10元,放在整體物價中,其影響是微乎其微。

而看看世界各國,這10年來,大部份國家財經政策的主軸,在防通縮而非通膨,通縮如經濟的慢性自殺,讓經濟體活力下降;各國央行都是以寬鬆貨幣政策,訂出要把通膨拉高到2%左右為目標。過往的經驗顯示,每年3%左右的通膨其實對經濟反而有益處,基本上不超過5%都還是可接受。

國內去年全年物價上漲0.62%,今年2月物價上漲率雖然因春節因素,出現2.19%的漲幅,但1-2月上漲率1.5%,估計全年通膨1.21%。無論看那個數字,距離需要憂心通膨的門檻仍遠。

今年物價的壓力確實較過去幾年大,因為這是近10年來,首次全球各大經濟體一起開滿經濟引擎,今年預估可達3.9%的全球成長率,也是近年新高,影響所及,原物料、大宗商品、原油、天然氣等價格都往上走。有學者就認為如以核心物價看,台灣已是負利率,因此認為國內央行年中應會啟動升息。

面對物價問題,無論如何,政府與官員就該回歸專業,多看數據少憑感覺,注意社會反應但不要被民粹拉著跑。真有通膨問題時,央行升息調控;如果整體數據穩定,不必杯弓蛇影,影響國內仍難稱強勁的景氣復甦,當然,更不可針對個別商品的漲價,淪為獵巫式的約談、打壓,那是對價格在經濟中扮演角色的無知。

來源:http://www.storm.mg

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,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、權益、請到「聯絡本站」檢舉,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,謝謝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