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吼文章

海嘯受重創 全台旅行社總公司為何不減反增

機場出入境在疫情爆發後空盪盪。(圖/報系資料照)

台灣自5月解封後,國旅欣欣向榮,就在風景名勝快被遊客踩到地層下陷之際,號稱海嘯第一排的觀光旅遊業危機解除了嗎?恐怕沒有。育達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系副教授蔡宗保分析,國旅號稱4千億大餅,但9成是自由行,只有一成跟團,很難救得了這些過去長年依賴國外旅遊業務而活的3千家旅行社、Inbound(外國人來台)租賃車業者。

疫情1月爆發後,交通部狂砸上百億搶救旅遊觀光業,據觀光局統計,全台旅行社分公司到今年9月底止,較1月少了59家、合計為779家,但吊詭的是,旅行社總公司的家數到今年9月底止為3183家,與1月相比不減反增、反而成長了36家。對此,蔡宗保分析,這可能是紓困補助的結果,旅遊業雖然沒有馬上崩盤,但很多公司早就是掛著牌子、半死不活的狀態。

據本刊調查,疫情發生後,交通部每月紓困補貼4成薪資穩住了失業率,但檯面下未通報的裁員、「自請事假」的人數,恐怕比正式通報的還多,事實上,國內旅行社生態極不健全,3千家旅行社中,聘僱50到100名正職員工的大型旅行社不到一成,9成以下員工數不到10人甚至只有5人,靠行、牛頭不在少數,有業者透露,這些夫妻倆經營的迷你旅行社,疫情發生後,員工要離職就離職、不離職就協調放事假、辦公室退租,生意做不了就不做了,補助照領也活的下去。

也難怪鴻毅旅行社董事長蔡家煌感嘆,政府紓困補貼薪資是美意,但結果是救得了小的、救不了大的,不僅無助解決長年不健全的旅行社生態,對大型旅行社來說,領補助硬撐不關門的結果是賠更多,疫情再下去也是撐不住,政府不如將經費用在改善國內旅遊硬體設備,像是整頓九份停車場來得實際。

國境解封遙遙無期,旅遊業處境就像鐵達尼號撞冰山,一旦政府紓困補貼用盡,恐將加速產業大洗牌,要活下來就得自找生機,因此有旅行社轉型賣咖啡、有機場接送專車變樂園接駁車、導遊打工兼差量體溫,力求活到明年解封的那一天。

來源

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,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、權益、請到「聯絡本站」檢舉,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,謝謝合作!